欢迎访问湖北广昊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一、线施工

管槽施工是整体施工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根据我公司长期的工程活动,我们将针对线管施工和线槽安装两个方面论述,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并着重介绍我方在线槽施工方面的施工方案。

线管施工难点:线管口的保护

解决方法:用管口保护塞。

线管施工工艺

管煨弯采用冷煨管径20mm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

过路盒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

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管路敷设应牢固通畅,不做拦腰管或绊脚管;

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

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管路,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闭处理。

进入落地式配线箱的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出基础地面不小于50毫米。

箱盒安装,应牢固、平整。箱盒内应保持清洁。

箱盒内导线应有适当的余量,铜导线的连接应采用符合规范。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间距符合规定要求,实测应达到: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离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在任何2m内允许偏差3mm。

垂直敷设管线,导线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以固定:所有导线截面50平方毫米及以下为30m;所有导线截面70-95平方毫米为20m;所有导线截面20-240平方毫米为18m;

室外暗管采用防腐热镀锌钢管,挖沟埋设,深度>700mm。

配线与通风、上下水管等之间的最小距离:穿管配线平行为100mm,交叉为50mm,绝缘导线明配平行为200mm,交叉为100mm。

配线工程的支持件固定牢靠,线路在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及沉降缝处应有补偿装置,在跨越处的两侧应将导线固定,并留有适当裕量。

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

电线管路弯曲半径:明暗配时均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不应小于管外径10倍。

电线管路中间加装接线盒,应符合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在TN-S系统中,金属电线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联接。

钢管进入接线盒及配电箱应顺直,管口露出盒(箱〉应小于5mm。明配管应锁螺母或护圈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口为2-4扣。

钢管敷设需要外涂防火漆,在钢管穿越墙体或楼板时需要进行防火封堵。

钢管与设备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至设备内,当不能直接进入时,应在钢管出 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金属软管长度不宜大于2m,管口包扎严密。

在建物的顶棚内敷设时,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吊顶内金属软管长度不应大于0.8m。

二、线槽施工

(1)线槽施工难点

线槽施工难点如下:

1)水平线槽的安装空间不够

解决方法:在一个垂直面上安装,某些区域绕行。某些空间不够的部位,用扁线槽过度。

2)垂直线槽的防火封堵

解决方法:采用防火胶封堵。

(2)线槽施工重点

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线槽走向,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线或垂直线,用粉线袋在线路的中心外进行弹线,按照设计图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分别找出分线盒、分线口及支架的具体位置,用铅笔分别标注。一般支架间距为1.0~1.5m。

线槽敷设:

为防止灰浆进入,各连接处周边抹专用胶,各分线盒、出线口盒盖拧紧,并用铁丝绑扎,未端加塑料封堵。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跨接地线焊接:

依据施工规范,确定跨接线规格。地线两端焊接面不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焊缝均匀牢固。

槽内配线:

首先清扫线槽,可先将带线穿插至出线口,然后将布条绑在带线一端,从中一端将布线条拉出,反复多次可将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也可用空气压缩机将线槽内的杂物和积水吹出。放线前应先检查管及线槽连接处的护口是否齐全。

线路检查及绝缘遥测可参照管内穿绝缘导线安装工程的相关部分。

面板安装:

配合装修,依据各出线口用途,安装相应的面板。

(3)线槽施工工艺

1)材料选择

检查线槽的外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

分线盒和插座盒:敷线平面中,用作导线的转弯、相接。交叉是敷线的十字回路,可作不同管形的变换和一定范围的高度调整。双线槽线路的分线盒内部设有隔离板,以保证各系统之间的隔离和屏蔽。敷线平面中出现各系统交接十分复杂时,线槽在水平位置采用加深分线盒,将水平方向的线槽交叉进行,极大地方便了各种线路走向。

专用出线口:用于导线的引出,距分线盒230mm设置第一个出线口,出线口之间标准间距为600mm。如果为双线槽,两线槽邻近出线口中心距为1400mm。

连接支撑附件:连通器用于直通连接;圆管接头用于分线盒中圆管连接;变径接头用于线槽与圆管的连接;终端用于线槽终端封头;支架与调整螺栓用于线槽支撑及高度调整,其调整螺栓长度视施工条件而定,高度调整一般为30~50mm;S型加深专用接头用于纵横交叉或过梁处;平式弯通用于线槽的转角处;立式弯通用于线槽的上下连接口;其他线槽专用胶水,用于线槽与线槽,线槽与分线盒连接处,防止灰浆进入。

2)安装前准备及总体程序

路由勘察

桥架检查

固定方式确定——吊顶内、地面、墙面暗装、明装。

安装

防火、封堵

3)固定方式确定

根据场所的设置条件确定桥架的固定方式,选择悬吊式、直立式、侧壁式或是混合式,连接件和紧固件一般是配套供应。此外,根据桥架结构选折相应的盖板。

吊顶内

吊装——吊架(单杆吊架、U型吊架)、直立支架(单面支架、双面支架)

弱电井内

墙面支架——双臂支架

4)施工流程

下料

直线段按现场路由距离计算,弯通基本按1m/每个计算桥架长度,三通按1.5米/个,四通按2米/个(以上为经验值)。

弯通及支架制作

桥架固定

按桥架总长度/支撑间距+5%余量计算。

接地跨接

5)其它注意事项

线槽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线槽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线槽使用的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就近接地,并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10.3线缆施工

(1)线缆施工难点

线缆施工难点列表

序号

难点

解决方法

01

管槽内的毛刺

注意管槽施工质量,线缆敷设前清理管槽口及线槽内部。

02

线管堵塞

在敷设前,对线管全面试穿

03

线缆敷设量很大,容易出错

技术交底;预先设置线缆编号;分系统,按区域施工。

04

线缆的节约

尽量注意同时敷设线缆的数量,并按现场实际情况,事先规定预留量。

05

光纤布线工艺要求严格

技术交底,加大工艺检测密度,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

06

线缆的破损

注意施工时的线缆保护

(2)线缆施工重点

1)埋地暗装钢管、线槽穿线

电缆管路采用埋地安装管槽的情况,管槽阻塞是最主要的问题,穿线前应全面试穿,否则必将被长时间的穿线过程拖跨。

2)吊顶内线槽钢管、线槽穿线

吊顶上穿线需要架梯作业,劳动强度较大,但如果管槽敷设都符合要求,应较顺利。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一次穿太多(少于20根)。

3)电缆保护

穿钢管时钢管两端要加护套,所有电缆经过的管槽连接处都要处理光滑,不能有任何毛刺,以免损伤电缆。

拽线时每根线拉力应不超过11公斤,多根线拉力最大不超过40公斤,以免拉伸电缆导体。

电缆一旦外皮损伤以至芯线外露或有其他严重损伤,损伤的电缆段应抛弃,不得接续,接续的电缆无法满足信号传输要求。

整个工程中电缆的贮存、穿线放线都要耐心细致,避免电缆受到任何挤压、碾、砸、钳、割或过力拉伸。布线时既要满足所需的余长,又要尽量节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浪费。

布线期间,电缆拉出电缆箱后尚未布放到位时如果要暂停施工,应将电缆仔细缠绕收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散置在施工现场。

(3)线缆施工工艺

良好的线缆安装质量,对于设备保证良好工作状态和稳定的工作性能,和系统的开通影响尤其显著,所以我公司在安装线缆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严格的操作流程。

a.电缆在线槽内敷设

电缆线槽内每根电缆隔50m处,电缆的首段、尾端及转弯处应标记,注明电缆编号、型号、规格、起点和终点,标示方法得当。

控制线与信号线在同一竖井或线槽内敷设时,应分别在竖井的两侧敷设或采取隔离措施。

线槽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5m。

线槽需要外涂防火漆,在线槽穿越墙体或楼板时需要进行防火封堵。

线槽内布放电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线槽开口朝侧面,电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

线槽配线前应消除槽内的污物和积水;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智能化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分间距约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每隔1.5m固定一次。

b.电缆在管道内敷设

从线槽、支架引至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和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保护,采用电缆穿管敷设方式。

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穿电缆时不得损伤保护层,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管道表面的防腐层应完好。

电缆敷设前必须进行绝缘电阻试验,lKV以下的电缆使用1K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电缆线路的相位相序应与电网相符。

所有的钢管口都要安放塑料护口。穿线人员应携带护口,穿线时随时安放。

导线在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其接头应在接线盒内连接。

导线穿入钢管后,在导线出口应有护线套保护导线。

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的制作应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电缆终端头应按设计安装在指定位置,带电部分对地净距离应满足室内配电装置最小安全净距的要求。并牢固地固定在支架或框架上。

电缆芯线连接时,其连接管和线鼻子的规格应与线芯规格相符。

控制电缆终端头可采用塑料电缆端头套管方式,电缆接头应有防潮措施。

每一回路导线间和对地的绝缘电组值必须大于0.5兆欧,并填写测试记录。

余长:电缆在出线盒外余长30cm,余线应仔细缠绕好收在出线盒内。在配线箱处从配线柜入口算起余长为配线柜的(长+宽)。

分组绑扎:余线应按分组表分组,从线槽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

转弯半径:50芯电缆转弯半径应不小于162mm。

垂直电缆通过过渡箱转入垂直钢管往下一层走时要在过渡箱中要绑扎悬挂,避免电缆重量全压在弯角的里侧电缆上,这样会影响电缆的传输特性。

线路在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及沉降处,应有补偿装置,导线有适当余量。

线缆敷设结束后每一回路导线间和对地的绝缘电组值必须大于0.5兆欧,并填写测试记录。


 


 

新闻动态
QQ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